复旦版榜单详解医院发展路径
11月13日上午,一年一度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发布。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三。
复旦版榜单问世7年来,全国各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名基本稳定。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开展的调查发现:65%至68%的专科声誉并未变动,20%至25%仅有“1个位次”变动;5%至8%有“2个位次”变动,有“3个位次”以上变动的仅2%以下。
如何从榜单的不同分类读懂医院发展路径?前三甲凭啥领先?哪些医院进步最快?是否有民营医院上榜?
高分值“第一团队”:
成就名院靠“积淀+政策”
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这三家医院长期位居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前三。从榜单专科声誉评分来看,协和医院高达94.032分、华西医院达88.257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达70.231分,远超前十榜单的其他医院。高分值“第一团队”医院,发展路径有何借鉴之处?
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以协和医院为例,该院病理科、传染科、呼吸科、妇产科、麻醉科等20余个专科居最佳专科前十名,学科发展历史悠久且齐全,由此成就高分值。相比之下,其他入榜医院最佳专科入围数量有限,分值差距由此拉开。医院发展既离不开历史沉淀,也得益于政策支持。老牌协和无论从历史积淀还是当代发展,均领跑于国内其他医院。第二位的华西医院,近年来在发展中大胆采取“放”的政策,床位数量、学科发展大踏步前进,由此迎来良好契机。
进步最快“黑马团队”:
得益于新增参评学科优势
复旦版医院排名出炉后,有人列出“进步最快”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列前三。这其中,郑大一附院最为出挑,几年前,该院尚未入选百位最佳医院,今年已跃至第36位。原因何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解释,最佳医院综合排名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参评学科总数变化。2009年度榜单首次出炉时,参评学科仅27个,之后参评学科数量不断增加。本年度榜单又将急症医学、重症医学和临床药学纳入评比,参评学科总数达37个。一些医疗机构在新增参评学科中占一定优势,例如,郑大一附院临床药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二,这使得其综合排名不断靠前。
相比知名的“全美最佳医院排行榜”17个参评学科,复旦版榜单参评学科数量翻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罗力解释,我国人口众多,患者基数庞大,一些专科在国外积累不到患者和医生数量,但在国内却有足够基础。高解春表示,未来只要时机成熟,榜单还会考虑增添参评学科。不过,增添学科的原则是“普遍认可、患者数量形成规模、学科内专家有比较一致的提请评议意向”,以此鼓励学科发展。
民营医院“入围团队”:
特色专科具有较强竞争力
值得欣喜的是,经多名同行专家评议,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内出现了民营医院身影: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排名第十,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被提名,厦门眼科、爱尔眼科等也在全国或区域榜获提名。
高解春介绍,复旦版排行榜并未有过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之分。近年来,随着民营医院在引进人才、学科发展中的不懈努力,专科水准日渐提升,得到业内专家提名属于水到渠成。民营医院在神经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专科领域也有较强竞争力。
专家表示,医疗机构积淀与发展起码要有50年。目前,国内民营医院在相对独立的特色专科领域发展顺畅,但论及成为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医院,还需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关键要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切入口,扎实做好医院文化积淀。
瑞金、中山、华山跻身前十
11月13日上午,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正式揭晓: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继续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居最佳医院排行榜第四、第六和第八名。这是自2010年以来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7次发布。
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是独立第三方医院管理学术机构开展的公益性项目,评审专家来自中华医学会和医师学会,今年专家库专家总数达3969人,较去年增加240人。本年度医院排行榜组织者向3969位专家发出挂号函,最终收到有效回执2490份,有效回复率62.74%。